close

如何教孩子時間管理?

分類:親子
2013/02/19 11:17

如何教孩子時間管理?

 

 

「別看電視了,快去寫功課!」「你一整晚都在做什麼?為什麼今天又

 

要熬夜?」希望家中別再上演拖拉戰爭,來看看專家提供了哪些妙方,

 

協助孩子逐步做好時間管理!

時光飛逝。假期已悄悄畫下句點,開學巨人的腳步也已重重來到。家有「小蘑菇族」的家長,是否煩惱著又將陷入「大人叫,小孩拖」的「開學症候群」?

不過,光是一張由大人規劃安排、要求孩子按表操課的時間表,並無法真正將「時間感」植入孩子心中。帶著孩子思考,就讓孩子從回顧自己開學一週的時間開始!

反思回顧1 三步驟,五問題,檢視時間流向

專注於提升青少年「思維訓練」的香港思聰少年思維訓練課程總監梁志援,曾撰寫過一系列如何引導孩子做目標設定、時間管理、解決問題、獨立思考的通識書籍。他指出,很少人會承認自己在浪費時間,但透過每週的時間紀錄表,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每週的時間使用情形;之後再透過幾個重要問題的思索,討論項目的比重與合宜性;帶著這些經過思考後的結果,試著列出另一份更具效率的時間規劃比例。

要帶領孩子列出一份更具「多工」效益的「升級版」時間規劃表前,梁志援建議家長,至少跟孩子討論以下問題:(1)有哪些事項或活動是可以刪除、減少或增加的;(2)有哪些項目是可以延遲,或請別人幫忙完成的;(3)哪段時間自己的工作效率最高;(4)哪些事項或活動的先後次序,需要重新編排、或甚至可以同時進行的;(5)什麼是「浪費掉的時間」?最希望改善的地方包括哪些?這個繁瑣的過程,事實上也在培養孩子的思考力。

「我們沒有改變時間長度的能力,但卻可以決定事情的優先順序,」梁志援也透過一份「重要度與緊急度」的四象限表格,將所需處理的事項分類,提醒孩子思索「哪些事情對自己生命是重要的」,慢慢培養「專注於重要事情」的習慣。

反思回顧2 九宮格,改習慣,從最容易的起步

在海山中學輔導室擔任行為諮商志工多年,也是4U人際教育學院講師的林玟靚分享,「九宮格」是她在一對一諮商深談的過程中,最常使用的簡便小工具。

九宮格思考法,是利用人喜歡填空的心理,可在3×3表格的中間格,放入希望孩子思索的問題:如「我在時間的分配與使用上,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?」、「身旁時間管理做得很好的朋友,會有哪些我沒有的習慣?」協助孩子找出關鍵的影響因素,並將周圍八個空格填滿。若孩子只填了兩三格就停頓,「不要急,多鼓勵,給他們多點時間思考,」林玟靚說。

當周圍八個空格都填滿後,「再讓孩子挑出一格自認最容易改變的著手,一項一項改變,」她以多年經驗分享,「當去掉一個壞習慣,一個好習慣也會跟著來。」

用對方法,貓頭鷹與老虎都聽話

美國親職心理專家勞倫斯.史坦堡(Laurence Steinberg)指出,要求同一個屋簷下的兒女,各自遵守不同規則是對的。尤其重要的是:大人應解釋清楚箇中原因,並以孩子天生的真正差異為基礎。

「唯有掌握住個性與特質,引導才容易事半功倍,」原本投入於企業員工內訓領域的林玟靚指出,美國心理學家威廉.馬斯頓(William Moulton Marston)曾在著作《常人的情緒》中提出DISC四種人格特質,如今這套思維也被許多大型企業引入,將員工區分為「掌控型、影響型、穩定型、服從型」四大類型(有些則以老虎、孔雀、無尾熊、貓頭鷹等動物命名),透過不同員工特質的混搭組合,提升組織效能。

「這用在親子關係上,同樣很有幫助,」林玟靚自己兩個孩子個性南轅北轍,因此她也得用不同方式「接招」。

如她的兒子屬於和諧穩定型,較不善於做計畫,但只要從旁協助設定目標,幾乎能按照步驟完成。但女兒個性則同時具備支配與謹慎兩類特質,因此當女兒念國中時告訴她「不想念書」時,有兩年時間她不斷提醒自己,要按捺住性子別碎碎唸,「我只要求她每天一定要撥出時間幫忙做家事,其他我所做的就是陪伴而已,」後來女兒選擇進入高職就讀。她在知道可以透過技藝競賽爭取學測加分後,整個高職根本不用太操心,自己就設定目標積極參加各類競賽。「父母只要肯靜下心觀察,真的不難觀察出每個孩子各有特質,就要用合適的方式去引導,」回顧那段過程,林玟靚有感而發。

誠如史坦堡所強調,配合孩子的性情與發展調整教養方式,必須掌握「知道哪些事物能激勵孩子,採取有彈性的方式,並把孩子當成獨特個體看待」三大原則,才能幫助孩子站在先天的優勢基礎上,走出一條最不費力的成長之路。

在生活中示範「時間感」

當然,有些孩子很在意「要求我這樣做,但大人卻不是這樣」。因此在要求孩子「做好時間管理」的同時,父母是如何安排自己時間,以及如何在言談間「示範」何謂有次序感的生活,同樣值得深思。

知名部落客蔡穎卿,經常被許多網友詢問「為什麼能在一天內處理這麼多事情」。她曾經在一篇教養札記中回憶,自她有記憶以來,母親就常告訴她「今天要做哪些事、幾點到幾點要去哪裡、準備完成哪些工作」,因此她很小就意識到,成人生活的時間是緊密相連的。

「我不是從被要求而認識,而是從看到、聽到去了解的」,因此她在當母親的二十多年裡,也從不間斷的示範「想做好時間管理的努力」,而不是把力氣花在「監督孩子」上。「若孩子沒有真正的思考或自主權,我不覺得這種方式能引發孩子對時間的了解與掌握,只不過被反覆要求執行一份時間表而已」,她惋惜說道。

時間,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財產。與孩子一起討論與成長,思考「不同時間分配」下所能累積的成果,或許耗時費事;但這個習慣與能力一旦養成,大人小孩絕對都終身受用!

 

 

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px } A.smaplink IMG { HEIGHT: 13px; PADDING-BOTTOM: 0px; PADDING-TOP: 0px; PADDING-LEFT: 2px; PADDING-RIGHT: 4px; WIDTH: 31px }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保母 的頭像
    黃保母

    愛寶園托育工作坊

    黃保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